宁波,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拥有千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唐以来,就以文明昌盛人文荟萃物阜民丰而名扬海内。
进入新时代以来,宁波锚定高质量发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高等教育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浙江“高教强省”战略,聚力产教、科教融合,矢志兴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力,谱写以名校兴名城的时代新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对名校的渴望与诚意,感召着关心家乡发展的企业家虞仁荣,也感动了致力为国育贤的教育家陈十一。
早在202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宁波乡贤虞仁荣先生就约定在宁波共同新建一所世界一流、理工科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自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筹备工作就一直在有条不紊进行。
一年前的今天,2021年12月29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标志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筹建工作进入“快车道”。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宁波共同筹建一所民办公助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规划建设理学、工学、信息、商科四个学科群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
学校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突出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这个目标,学校“边建设边运营”,提出“三步走”战略——计划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做到“一流资源,高端起步”,办学取得有显示度的进展;到2035年实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力争“科教重镇,跻身一流”,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有序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2022年招收博士生47名。2023年预计将达到100名。2025年学校建成后,将每年招1000个本科生。未来十年,达到在校生规模为4000个本科生、3000个硕士生、3000个博士生,共计1万人。
招募全球科技英才,师资力量日益壮大。截至目前,已正式签约35名教学科研负责人(简称PI)其中包括了院士/顶尖人才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会士12人等。根据计划,10年内,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核心教授或独立PI将达到600人。
坚持开放办学定位,战略合作成果显著。先后与宁波大学、天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甬江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西湖大学等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签署相关合作协议,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成就,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起航。在合作办学协议签署刚满一周年之际,这座甬城人民心心念念的高等学府正式开工奠基,步入快速建设发展的新轨道!